藝術家
按類型搜索

文學
廣田義夫

1957年出生於東京都練馬區。 1982年成為板橋區居民。董事會評審員。
 他的文學處女作是在1998年,在《Audio Amigo/Keika Shobo》第5期的開頭發表了一篇長達12頁的文章。在 Stereo Sound 創辦人 Yokichi Fuuma 的指導下學習雜誌製作的美學。
 自2001年第109期《爵士樂評論》以來,他一直為音樂雜誌撰稿。在為雜誌第 211 期(2019 年 9 月)的西海岸爵士樂特刊撰寫前言後,他最近才嶄露頭角。到目前為止,我已經為該雜誌寫了三次前言(包括附件)。在前言推出前後,專題文章之間出現的連載專欄開始流行,並成為雜誌的特色。
關於“盤標卡”
 我創造的術語,將 LP 唱片和 CD 稱為評論家。類似書評人的細微差別。我之所以不稱自己為批評家,是因為我不擅長爭論,而且我想避免給人留下我傲慢的印象。為什麼只有LP和CD?這適用於現代網路媒體。 1948年,美國哥倫比亞唱片公司開發出長效錄音介質LP,其容量是SP光碟的五倍,音質也很高,此前SP光盤每面只能錄製一首歌曲,因此獲得了文化地位與日本相媲美。今天的CD是LP唱片的延伸。直到最近,主流文化還是將專輯當作故事來欣賞,就像閱讀一樣。 LP和CD都可以說是激發歡樂的綜合藝術。


[活動履歷]
① 西岸爵士樂前言(爵士評論2019/9)
它的靈感來自於英年早逝的音頻評論家瀨川冬樹的最後著作。

② 德克斯特·戈登、漢克·莫布里專題開場白(Jus Criticism 2020/9)
向一位罕見的旋律薩克斯風演奏家致敬,並探討次中音薩克斯風的本質。

③如果你是爵士男高音,聽聽這個吧! (爵士樂評論2021/5)
特刊中的專欄。本期沒有前言,請欣賞本文作為序言。

④爵士電顫琴特輯前言(爵士評論2022/5)
我是在烏克蘭戰爭爆發後寫下這篇文章的。提議享受和平主義的電顫琴,與薩克斯風或小號不同,它不會變得好戰。
[類型]
記錄審查員
諮詢(活動出席請求)